心理健康

新聞專題 創傷後遺症很平常 心理輔導可循序處理 重建自由快樂

新聞專題 創傷後遺症很平常 心理輔導可循序處理 重建自由快樂

了解創傷後遺症原因

造成創傷後遺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的原因有很多,牽涉的範圍亦十分廣泛,經過抽絲剝繭查找原因後,匡仁心理輔導師會運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針對不同個案,而各種治療方法皆可混合靈活使用,只要依循心理輔導治療的大原則,先創造一個安全環境令求助者不會受到傷害 (Do No Harm principle),然後再逐步協助他紓解情緒

詳細了解當事人背景

除了與創傷後遺症直接有關的背景, 例如事發經過,心理輔導師亦會引導求助者道出其他相關背景:
家庭歷史:在最初成長的家庭中,求助者的父母或照顧者,其照顧及教育方式對求助者的影響非常重要。除了解求助者的個人成長歷史,還要了解其父母或照顧者的歷史,亦要了解當事人的個人和家族病史,因為心理輔導師需要排除求助者出現的徵狀並非因為他們身體上的問題。
增強抗逆力:不同人對事情有各異的抗逆力,了解求助者的性格,從而清楚他對不同事情的抗逆能力和反應。
了解當事人的歷史就會知道很多事情,所以與心理輔導師見面的初段大多以了解其背景為主。而求助者向心理輔導師複述自己的情況,很多時已不自覺地疏導一些積壓的情緒,或解開塵封的感受,從而得到紓緩。

了解事件對求助者的影響

在創傷後遺症出現時,求助者可能自己都不自覺受到的影響有多大,輔導師跟他慢慢詳談,求助者可能不自覺的慢慢回想到其實原來自己的生活是受到甚麼程度的影響? 自己的情緒究竟是抽離麻木? 還是極大的高低起伏? 是否難以祥和自處? 讓他更進一步了解自己。

助面對創傷

當事人有機會不清楚自己有創傷,就算知道有創傷,也未必清楚知道自己在用各種方法逃避。例如有求助者童年時目睹交通意外,長大後便不想(不敢)駕駛,甚至連事發附近的地方也想避開,進而見到車輛開快一點都害怕。心理輔導師要讓當事人知道敏感的話題或問題所在,讓腦部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處理驚嚇震撼的畫面。

有效處理事件的程序

協助當事人做一些有效性的適應。例如求助者小時候被父親虐打,或經常不敲門就衝入房間大罵。心理治療師會建議求助者試講他無法說出口的心底話。若無法說出口,心理治療師或安排求助者模擬若遇到相同的事件,今天已是成人的他會如何處理。求助者最初可能仍是說話含糊,怯懦地說:「阿爸下次可否敲敲門」,練習多次後,對自己的無助開始有變化,說話的聲音變得愈來愈堅定。這就是有效性處理事件的程序。

重新建立自我

當事人開始能處理和面對創傷,不再受事件牽引,便要重新建立自己,例如從小到大都被父親責罵,到自己成為父親,不自覺也對兒子破口大罵,到求助者接受治療走出陰霾後,在心理輔導師提點下發現自己與兒子要以愛重新建立關係。
處理創傷後遺症的部分方法:
眼動減敏治療法( 可參考昔日本報相關的文章)
綜合式催眠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情緒聚焦治療

(為保障求助者,必須先詳細詢問輔導師的學歷,例如認可大學的碩士課程及過往處理同類個案的經驗。)

匡仁心理輔導
林少玲
心理輔導師

關於作者

TheCompanions 匡仁心理輔導

心理壓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但一直被忽略、誤解和逃避面對。 匡仁心理輔導致力提倡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們滿懷熱誠和抱負,期望讓大眾了解心理輔導是有效、易懂,並能幫助我們健康地生活。

留言參與討論